宋代对龙尾石的过度挖掘,带来歙砚空前繁荣的同时也潜伏着严重的?;?。元人江光启云:“予家去产砚所三十里而近,故知砚为详?!币虼似洹端椭都弥菔垩庑颉匪灾驴尚哦群芨?。他在这篇文章中记录了两起重大事故,其一是“至元十四年辛巳,达官属婺源县令汪月山求砚,发数都夫力,石尽山颓,压死数人乃已。今之所得皆昔时椎凿之余,随湍流出数里之外者。每梅潦初退,工人沿流掇拾残圭断璧,能满五寸者寡?!薄爸猎笔窃雷娴哪旰?,“至元十四年辛巳”也就是南宋景炎二年(1277),汪月山的这次大规模采石成为宋代歙砚史之绝唱。江光启记录的第二件事故是:“旧坑在变溪时已埋,不知何年可开,至元辛巳再埋,而石尽时独紧足颇有大石。今至元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夜,堙声如惊雷,隔溪屋瓦皆震,禽惊兽骇。数年前工人告予,紧足石斫凿已尽,予不之信,至是果然。六十年间两见此事,亦可一慨!”“今至元”指的是元惠宗第二个年号“至元”,“至元五年”即公元1339年。综其所述可知,元代虽仍在开采龙尾石,不过是在宋代旧坑的基础上进行,甚至只是捡拾昔日残石;宋代旧坑“石尽”后,紧足坑也很快告罄并最终坍塌。此后龙尾石长期没有大规模的开采,至于制砚,则如《婺源县志》所述:“自元兵乱后,琢者日拙?!?/span>
明代(1368-1644),至今都没有发现有关龙尾石采制的文字记载。但从现存明代歙砚的规格与数量来看,歙砚生产应当维持着一定水平。
清初,歙砚持续着低迷状态,乾隆以前未见有龙尾石的开采记录。由此可见,从元末到清初,大约五百年内,歙砚石未进行过正规开采。歙砚在这期间只是小规模生产,断断续续地维持着残局。
据清·程瑶田《纪砚》记载:“乾隆丁酉(1777)夏五月,余以京师归于歙,时方采龙尾石琢砚,以供方物之贡?!闭馐乔宕ㄒ灰淮窝馐傻奈淖旨锹?,而且是为了“进贡”而开采砚石。此次开采正处于“康乾盛世”,经济较发达,人民安居乐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歙砚的元气。道光年间(1821-1850),据《歙县志》记载:“道光时充贡之物惟砚与墨为最,每年三贡(春贡、万寿贡、年贡),每贡砚二份:六方者四匣、两方者两匣,共二十八方;歙县墨海二方?!?乾隆以后,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倒退,歙砚也“盛极而衰”,迅速萎靡。龙尾石的开采则如徽州《道光府志》云:“久闻山产石,此日始经行。地匪当时主,坑存旧日名。异材难鉴别,乱石但纵横??展群趟?,凄然百感生?!?/span>
1922年,安徽军阀马联甲曾令驻婺军队进龙尾山觅坑掘石,结果劳民伤财、一无所获,没有正规开采。一直到解放前,龙尾石的开采始终未能恢复,风靡一时的歙砚奄奄一息、难以为继。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党和政府对歙砚的生产非常重视,给歙砚带来了春天。20世纪60年代初,安徽歙县和江西婺源县有关部门派专人对婺源、歙县等地的古砚坑进行调查、勘测,并在婺源县成立了专业的砚石开采队(俗称砚石矿),对龙尾石进行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开采,历史上的名坑先后得到发掘和恢复。其后,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等地的砚坑也陆续开采砚石,从此,歙砚的制作业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1963年2月,歙县手工业管理局组织了砚石探察小组,由俞逸仙、胡灶苟、钱泥寿、凌齐武等人组成,去婺源龙尾山寻找砚石。当地群众对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龙尾砚坑竟一无所知,于是根据史料记载确定了砚坑大致方位,经当地政府邀集乡里老人回忆,在一位六十余岁的退休教师江义宝的指点帮助下,集思广益,历时三余月,终于找到了带有金星、眉纹、水波罗纹等石品的砚石。5月份试采,同年10月,恢复开采后的第一方金星砚制作成功,停产近两百年的歙砚从此获得新生。1964年5月,新华社报道了“歙砚正式恢复生产”的消息,引起国内外文化界人士的关注。
1977年前后,歙砚只有歙县工艺厂(又名安徽歙砚厂)独家生产。
1979年8月,由安徽省地质队科研室副主任陈琼林和袁守诚两人,对休宁县汪村至大连地区的砚石板岩作了进一步调查,并编写了《安徽省休宁县汪村大连工区砚石板岩调查报告》。同年,歙砚获得“部优产品”称号。
1981年11月,安徽省地质局332地质队副队长解俊臣、主任工程师马荣生和傅却来、支利庚、程明铭(歙县人,地质专家,著有多本歙砚著作,采用地质学原理对歙石进行科学研究)与歙县工艺厂副厂长叶善祝等,对歙县大谷运双河口一带砚石板岩进行了考察。由程明铭执笔编写了《歙县大谷运双河口砚石调查简报》。
1981年12月14~20日,由安徽省徽州行署副专员王乐平带队的代表团,根据中央领导人李先念的批示,及安徽省委书记张劲夫和江西省省长白栋材在北京协商的精神,与江西省上饶行署和婺源县及龙尾砚厂等单位商谈签订如何?;すΑㄑ馐挽ㄑ饷频男?。名贵的龙尾石只供应安徽省歙砚厂和江西龙尾砚厂使用。双方代表团成员均到砚山砚坑实地考察,徽州地区代表团成员然后对安徽休宁县大连、冯村,歙县双河口等砚石产地进行了考察。
1985年前后,从事歙砚生产制作的工厂主要有安徽歙砚厂、歙县歙砚研究所(后并入歙砚厂)、歙县文房四宝公司、歙县旅游工艺品厂以及婺源县龙尾砚厂、婺源县大畈鱼子砚厂。后来婺源县又创办了婺源县雕刻工艺厂。
1985年8月12日,程明铭编写了《安徽省歙砚石料评价技术要求及天然纹饰的研究》科研报告。
1986年,歙砚再次获得“部优产品”称号。
1987年,北京大学地质系郑辙教授和安徽歙砚厂杨震、汪永龙,对歙砚砚石的矿物岩石学进行研究,总结出歙砚的发墨原理和砚锋的自磨性。1988年《科学通报》第17期发表了《中国歙砚的自磨刃发墨理论》。
1988年10月,程明铭和歙县上丰工艺厂厂长汪满和等人在歙县上丰乡进行砚石调查,发现了“歙红”、“歙青”两种新品种歙砚石。
2004年9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在人民大会堂将“中国歙砚之乡”殊荣授予安徽省歙县。
2006年6月,歙砚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9月,第一套文房四宝邮票发行 。以方见尘、凌红军、方叙彬等人为首的砚雕艺术界同仁组织成立了“歙县歙砚协会”,旨在推进歙砚制作技艺的继承、研究和发展,促进歙砚原产地的建设与?;?,开发歙砚佳作精品,推广歙砚,使歙砚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得以?;ず徒徊椒泵?。
2007年12月,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在安徽省行知中学成立了全国首家徽雕艺术学校。
2008年5月,安徽省人事厅与安徽省经济委员会产业处调研员、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顾问童忠全先生在充分调研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启动安徽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评审工作。
2008年7月,在歙县县委县政府的指引下,成立了新安歙砚艺术博物馆。坚持以博大精深的徽文化为背景,歙砚原产地的优势为依托,歙砚艺术的创作研究为核心,力争把新安歙砚艺术博物馆打造成弘扬徽派砚雕艺术的航母,为繁荣歙砚文化艺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2008年9月,由凌红军、王宏俊、夏南生起草提案,以歙县旅游局、歙县歙砚协会、歙县新安歙砚艺术博物馆、安徽省歙砚厂、集粹轩龙尾歙砚艺术馆为起草单位,制定了歙砚黄山市歙县地方标准草案。并由歙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认定,经审核后于2008年11月发布(DB341021/T001-2008),同年12月实施,并立项为安徽省地方标准。
2008年11月,黄山市人事局出台了黄山市工艺美术系列(传统、民间)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标准条件。从事创作、设计、制作、研究的各个工艺美术门类的技术人员,均可申报晋升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对在工艺美术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可申报工艺美术师专业技术资格,填补了本行业多年来无申报职称的空白。2008年12月,经黄山市工艺美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产生了砚雕、石雕类工艺美术师44名。
2009年4月安徽省经济委员会下发了安徽省工艺美术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并将出台安徽省传统工艺美术?;ぬ趵?,确定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工艺美术名人荣誉称号的申请、评审和?;ご胧?。
20世纪80年代初,歙砚生产以歙县、屯溪(黄山市政府所在地)以及婺源县等地方不同规模的制砚厂为主,这些砚厂为歙砚的恢复生产,继承和弘扬歙砚这一传统文化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从20世纪90年代起至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立的制砚厂先后解体,歙砚这一传统工艺品的制作又回到了民间。取而代之的是徽州传统“前店后坊”的经营方式,并进一步发展。